延津境内黄河故道的流变历史
作者:尹立祥
前言:
作为一个延津人,认识老家延津,就得从延津的名字说起。延津,因黄河古渡口而得名,延津也被称为黄河故道。那么延津是怎么来的?古老的黄河故道在延津什么地方?它曾经的模样是什么样子的,多宽多长,都流经过那里? 什么时候断流的?始终想探寻究竟,因个人才疏学浅,我先做简单的分析,抛转引玉,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一、延津黄河故道概况:
延津县位于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地处北纬 35°10,东经 114°36,黄河故道,“为古黄河旧道也”。根据《禹贡·导水》和《历代黄河变迁图考》可知黄河有曾经过延津的记录,也能从清代刘鹗《历代黄河变迁图考》中得到辅证,自周代至宋代, 黄河故道基本以“武浚 线”( 武 陟——获嘉——新乡——卫辉——浚县) 和“原滑线”( 原阳———武阳——延津——胙城——滑县) 为界,自西南向东北流去。可知黄河故道在延津县区之北,西接新乡县、东至滑县、南临原阳县;山南水北,古称为阳,古阳堤也称汉堤,在黄河北侧有西汉筑造的黄河大堤叫汉堤,黄河故道延津段北堤:西起新乡夹堤、原堤,过西王堤,过冯堤,入延津棘津铺村,走小堤、南小堤,过兽医村,跨董固,经班枣,过河道村北后王庄村,至滑县西沙店。黄河故道延津段南岸:西起奡村新丰堤村,经石堤村,新堤村,经过榆林夹堤,走塔铺北任光屯,过石婆固北小马庄龙潭排附近,覆盖黄河森林公园,过胙城东王堤村,马庄庙堤,到后长堤村,沙河村;古黄河在此之间流过,东西长达40余公里,南北间距宽度为8至15公里。在原延津县境内故道总面积约为385平方公里左右,占总延津面积( 886 平方公里)的43%。涉及乡镇 7个,村庄88个。
二、延津的大地的来历(华北平原形成的历史):
黄据《黄河变迁史》记载:“华北平原为七千四百年(待考证)所积成,泰山是海中一个孤岛,大抵荒古时代,黄河口还在开封西附近……平原因泥沙逐年向东推进淤起”。在《黄河水利史述要》中记载:“地质时期,华北平原是一个海湾,山东丘陵是海湾中的岛屿。黄河、海河、淮河等河的冲积扇逐渐连成一片,形成了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形成后,黄河自孟津流出后,再向东,遇山东地区泰山等山脉阻挡,便在黄泛区冲积扇区域上南北摇摆几千年,不断的迁徙。因黄河在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当地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黄土结构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有资料表面黄河每年输送到中下游的泥沙就有16亿吨,日积月累,使河床抬高,成为“悬河”。黄河下游河床一般高出地面5到8米,最高处达10米。因此,洪水来时对下游威胁较大。悬河决口后,然后改道,流了很久,哟偶成立悬河道,然后再改道,循环往复,东奔西走,多次改道后,冲积成留下的旧河道及河滩地成为可以居住生活的平原。
延津,地处中原,位居黄河中、下游交接处,是山岭和平原的连接点。黄河“北有太行,南有光武,自古流两山之间 ”。延津就在河出山口顶端冲积扇上,自古多受河患,黄河的迁徙使延津的疆域、地形、归属多有变化。延津是黄河生的一点不为过。延津黄河故道渊源流长,从大禹治水至今,几千年来黄河在延县津北部经过无数次地决溢改道,其南部经常出现大水流、小水断、时流时断的现象,至成化年间黄河南移、县内绝流;而从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泥沙淤积于此,逐步形成了沙滩区和良田,给延津带来了多次苦难,和至今都赖以生存的地理条件。
三、延津区内的黄河故道走向分析:
1.通过方言划区域分析延津黄河故道走向
延津方言处于豫北晋语与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延津以北以西有入声的 18 市县方言属于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延津以东以南无入声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 参见沈明 2006; 贺巍 2005) 。据陈泓和李海洁( 2006) ,自古黄河形成到 1462 年( 明开顺六年) 黄河故道断流,新乡东部( 原阳、延 津、封丘、长垣以及卫辉东南部) 与西部( 辉县全部、获嘉大部、新乡县北部、卫辉西北部以及新乡市区)。延津县南北地区受黄河阻隔长达 2000 多年。这也就是为什么延津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延津方言不太一样的地理原因。由此可以推断,黄河故道流经的走向正好与方言区域高度重合。
2.通过生态斑块分析黄河故道延津走向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确定延津黄河故道的走向,首先要了解两个概念:斑块和廊道:斑块,是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是景观格局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自然界各种等级系统都普遍存在时间和空间的斑块化,它反映了系统内部和系统间的相似性或相异性 ;不同斑块的大小、形状、边界性质以及斑块的距离等空间分布特征构成了不同的生态带,形成了生态系统的差异,调节着生态过程。廊道,是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是指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一般可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
根据吴侠之《新乡市水利志》记载,到了明天顺六年 即1462年黄河从武陟县流出后不向北进获嘉县而是向东流人原阳县南,这样一来,西汉故道便基本绝流了,从大禹治水形成古黄河到年黄河水流经西 汉故道前前后后流了2457年从此宣告休止。但是根据《延津县志》记载明宪宗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七月,黄河决于西奡村,泛滥七十余里,次年(公元1479年),黄河徙流县南,县北遂塞,自此延津远离黄河,由黄河之南改为黄河之北。两个相差17年,
3.通过考古发掘确定黄河故道延津走向
2006-2007年,,经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数月的考古发掘,在河南延津沙门村,大量精美的瓷器、陶器、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铜器、铁器及建筑遗物、冶炼遗物等 珍贵文物出土,记载了这里曾经的繁华,为研究我国宋金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渡口城市的 建筑布局与防御等提供了极为丰富、翔实的实物资料。沙门城址考古发掘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对黄河古渡口城址进行的科学发掘。发掘清理表明,金元时期的城址位于现地表下 1.5 米左右,北宋时期的遗迹则深埋于现地表3米以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遗物则出土于现地表7米以下。已经发现有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板瓦、筒瓦、陶器等残片。沙门城址在北宋至金代前期为黄河南岸一处重要渡口,金代后期至元代初期有近40年的时间为卫州州治和胙城县治所在地,地处黄河北岸。
4.通过地名确定黄河故道延津走向
由于新乡、延津多处村庄地名带“堤”、“河”、“津”及“固”者,多于黄河汉堤有关。黄河故道迳获嘉县之张堤、梁堤、固县、刘固堤、李道堤、入新乡县界;再东北迳新乡县之大阳堤、赵堤、油坊堤、刘堤、关堤;再东北过延津济津铺、小堤、王堤、班胜固、后董固、河道村至滑县后沙店、零河津。延津县和黄河故道有关的地名奡村堤、新丰堤、石堤、新堤、夹堤、沙门、王堤、小堤、南小堤;石河村、袁河村、河道村、沙河村;石婆固、班胜固、后董固;济津铺、延津;
(1)最早记录的黄河古河道(禹贡大河):
相传,原始氏族社会,禹在这一带治水,是最早的黄河故道,也称禹河故道,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尚书·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春秋战国至西汉末年。该时期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大河故渎”。该时期有一特点,即黄河经历了从无堤到有堤,从地下河到地上河,从无堤可决到频繁决溢,并出现第一次重大改道,河道开始从方位最北到河道开始南移这样的一个过程。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20年),黄河仍在延津县北部。据《黄河水利史述要》记载:“汉朝早期,(据《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参照《水经·河水注》)其主河道大概经河南的荥阳北、延津西、滑县东、浚县南、内黄东南,……至沧州市折回向东,在黄骅县西南一带入海,这条河道是周、秦时代遗留下来的旧道。
(2)第一次黄河大徙(古禹贡至西汉汉志大河):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的宿胥口决口是黄河第一次文字记载的决口改道。此时期主要是滱水、漳水等水东汇成河,并从今天津及以南入渤海,而《汉书·地理志》记载河道走向为:古宿胥扣—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约在前四世纪四十年代左右,齐与赵、魏各在《汉志》大河东西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堤防。此后,《禹贡》、《山经》河即断流,专走《汉志》大河河道,一直沿袭到汉代。《史记·河渠书》记载:“到西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河决酸枣(今延津北)东溃金堤,于是东郡(今濮阳南)大兴卒塞之”。这说明延津至濮阳之间,汉时南岸是有堤的。清《一统志》一直记为汉堤,。大致说,汉代黄河流经这一带,南岸酸枣(今延津县西南)确有堤防,北岸属河内郡,是汉时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沿河一带有堤防。在《汉书·文帝记》中又记:“十二年冬十二月河决酸枣,东郡,兴众塞之”。曾一度由泗水入淮。又到西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河决濮阳瓠子堤,堵口未成,其后二十多年没有再堵塞,东南注入巨野,通于淮泗”。“岁以数不登,因梁、楚之地尤甚”(梁、楚地今豫东,鲁西南皖一带)。汉元武帝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河决灵县(今高唐西南)鸣犊”。成帝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河决信都(今冀县)入渤海”。
(3)第二次黄河大徙(东汉王景大河):
东汉至唐末。东汉王莽改制建立新朝,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喝水泛滥至河清郡以东数郡,据说王莽因为河决东流使其祖坟不受威胁而主张不堵口,致水灾延续近60年,至公元69年王景领导治河,固定了一条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古道别出,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入海,从而形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王景治水后,黄河相对稳定了600多年。三国,东西晋时,(公元220-518年)黄河主流无大变化,到隋、唐时(公元581-907年)虽然从唐太宗贞观(公元627年)到昭宗大顺(公元891年)间,共计164年中从河阳(今孟县)到灵昌(今滑县)段,黄河决溢三十七次,河主流仍然在新乡县南部,又据《黄河变迁史》316页《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均记载:“荥泽(今古荥镇)北距河十五里,原载北距河二十里,阳武北距河三十里,新乡南距河二十五里,汲县距河七里,酸枣(今延津北)距河二十里,灵昌(今滑县西南)北距河十里,白马(今滑县东二十里)城外二十步,临河(今濮阳西六十里)距河五里……”。此间,河道仍然经过延津境内。
(4)第三次黄河大徙(北宋二股河):
唐末至北宋末。唐末开始,黄河下游逐渐淤高,至11世纪初,在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黄河又“高民屋殆逾丈”。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筑酸枣遥堤,以防河决。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河决于酸枣(今延津)。后晋除帝开运元年(公元944年),河决滑州(今滑县),溢酸枣(今延津)。宋太祖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河决韩村(延津北),水东流彭城入淮。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决堤改道,成为第三次大徙改道,形成北流与东流并存的局面。北流经今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1060年,又分出一流经西汉大河古道、笃马河(今马颊河)入海,称二股河。此间,河道仍然经过延津境内,但多次河决,屡受其害。
(5)第四次黄河大徙(南宋三流入淮):
南宋时期。南宋建炎二年,宋王朝为组织金兵南下,人为决河,导致黄河“由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传统的北流和东流,进入南流时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黄河以东南流入淮为常。但此时仍有数支分流。1194年,黄河在武阳决口,河入山东巨野、郓城分两支:北由北清河入利津入海,南由泗水入淮入海。 五代、南北宋时(公元907-1279年)河患越来越多,在周世宗显清元年(公元954年),“正月河决原武凡八口(系指当时决灵河、鱼池、酸枣、阳武、常乐驿、河阴、六明镇、原武等八处而言)。同年(公元959年),六月河决原武”。到了北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河又决原武”。五年(公元972年)“河决阳武”。到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河决获嘉”,七年(公元982年)“河决武陟”。虽然多次决口,主流仍然在“荥泽北、原武北、获嘉南、阳武北、延津、汲县……等州、县,是古黄河流经的地方”。
结论:
1.延津是黄河冲积形成的,位于黄河冲积平原的冲积扇扇口。
2.古老的黄河故道在位于延津境内北部,贯穿西南与东北,全长40余公里,宽8-15米,西南起奡村北,东北至西沙店村。
3.延津黄河是在明宪宗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因新乡决口,黄河南迁而断流的,黄河在延津境内流淌了至少2081年(公元前602年-公元1479年)。
4.延津是黄河古渡口,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废酸枣而设置延津为县级单位。
5.延津人多是明代山西泽州移民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