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期间
家长居家办公
孩子居家学习
亲子之间怎样和谐相处?
请细细阅读这份“亲子相伴‘心’攻略”!
亲子矛盾来源篇
心理边界被逾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空间和心理边界,青少年也不例外。但父母们往往很难与子女很好地分离,自我心理边界经常是模糊不清的,于是部分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包办饮食起居,监管学习,甚至规划孩子的未来,以为这样做便是母爱或父爱的表达,是对孩子的负责任。殊不知,父母很自然地随意突破心理界限,闯入孩子的私人空间,会使孩子在被照顾、被学习、被管理、被规划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束缚感和压力感,从而无法体会到父母的爱,甚至反而产生了怨恨情绪,亲子冲突也就随之爆发……
不注重语言表达
“你就是不认真做作业!”“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这些本来是父母期望孩子变得更优秀,表达善意的提醒,但说出来却变成了一把直戳心口的利剑,让孩子难以接受。同样的,初中生受青春期影响,也往往存在对父母恶语相向的情况,甚至拒绝沟通。这让亲子关系更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炸毛”。所以不能好好说话,表达爱意是产生摩擦的第二个原因。
外部压力
第三个原因就是外部压力给我们带来负面情绪。对于家长来说,即使是平时,面对工作生活和教育问题带来的压力也难免衍生出各种负面情绪。而此次疫情防控涉及到所有行业和家庭,一线工作者处于繁复的工作中,隔离人员远离家人,无法照顾到家庭孩子,担忧、恐惧、烦躁、愧疚、焦虑等情绪充斥心头。再加上停工停产所带来的经济压力,让他们心力交瘁、精疲力竭。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等也是每一个初中生所面对的棘手挑战,这些挑战同样会给我们带来负面情绪。更何况现在特殊时期,也不能出去看看风景、做做运动,有些负面情绪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和疏解,就会很容易失控或转嫁于身边的人。
其实还有很多原因容易引起冲突,比如青春期遇到更年期,两者之间的生理变化;比如说亲子双方对对方期望过大、要求过高等等。对于这些冲突,最好的良药就是多理解,多反思,以及避免暴力沟通,多使用科学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我们以家庭中常见的手机使用问题为例,进行讨论。
暴力沟通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选择。
是的,当你父母发现你打游戏,唠叨你的时候,出现情绪中的我们,大部分会选择这四种具有伤害性的回应方式,先问一个问题,人能不能做到深吸一口气憋着,不呼气呢?没错,憋不住时就会大口大口的呼吸,我们每天在接受各种各样的情绪,就像吸气。而表达情绪就像呼气,如果每天吸进来的情绪只能憋着,不能呼出整个人的状态就会变得岌岌可危。情绪的表达是帮助我们获得需求满足的一个基本方式,帮助我们建立连接关系,帮助我们建立对自己的认识,但不是所有的情绪表达都是正确的,上边这4种就是最具伤害性的表达情绪方式。第一防御,很多人经常把责任和错误等同起来,谁的责任就是谁的错,这让我们更倾向于防御,我们会说这跟我没关系,这不是我的错,防御的开始就是阻碍对方表达的开始。第二指责,攻击对方的人格或性格。常见句型是你总是、你从来不、你就是那种人,这种指责超出了被指责的行为本身,上升到了性格或人格高度。
第三蔑视,攻击伴侣,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蔑视是极度伤人的情绪表达。第4冷战,冷战则是最伤人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说前三种都至少还能够互相表达,那么冷战则完全切断了表达的通道。
那么合理的表达究竟要怎么做呢?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它又被称之为爱的语言!它是由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要学习非暴力沟通,我们要重点掌握它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在学习和使用这种爱的语言时,有两个温馨提示:
u 要区分观察与评判,给出没有评判的观察。
Ø 你从来都不听我的解释。(评判)
Ø 我跟你讲话时,我看到你也在玩手机。(观察)
u 提出的请求要“可执行”。
Ø 那我以后都不碰手机一下了好吧!——不可执行
Ø 能给我15分钟的时间玩会吗,时间到了后我就结束,好吗?——可执行
父母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可孩子们也是第一次做孩子。在幼时父母是他们的英雄,而父母给的这份爱并不会减少,只是逐渐变成了孩子不适应的样子,可无论父母再怎么批评、指责自己的孩子,背后隐含的句句都是“我爱你”。
在我们小的时候是他们带着我们成长,教我们说话、教我们走路、教我们用筷子……教我们很多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而当时年幼的我们更不知道犯了多少错发了多少脾气才终于学会这些,可他们仍旧耐心地去教我们很多事情。如果说你认为你现在长大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就试着像当初他们教你一样去教他们,像他们耐心地对你一样对待他们。去包容,去沟通,去改变,去爱他们。
来源:北京华宇凤凰传媒中心 中心总编办讯